五德終始說


Wikipedia 维基中文 免费百科全书Download this dictionary
五德終始說
五德終始說中國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所主張的歷史觀念。“五德”是指五行所代表的五種德性。“終始”指“五德”的週而復始的循環運轉。鄒衍常常以這個學說來為歷史變遷、皇朝興衰作解釋。後來,皇朝的最高統治者常常自稱“奉天承運皇帝”,當中所謂“承運”就是意味著五德終始說的“德”運。

鄒衍說“五德從所不勝,虞土、夏木、殷金、周火。”木剋土、金剋木、火剋金、水剋火、火剋木。由於黑色屬於水,所以秦朝崇尚黑色。按照鄒衍的说法,五行代表的五种德性是以相剋的关系传递的,后世也有人提出五行相生的说法来解释五德终始。

汉代起初在汉高祖刘邦时,張蒼認為秦國祚太短且暴虐無道,不屬於正統朝代。應該由漢朝接替周朝的火德,所以漢朝正朔應為水德。到汉武帝时,又改正朔为土德,直到王莽建立新朝,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德说法,认为汉朝属于火德。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,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,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,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。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“炎汉”,又因汉朝皇帝姓而称“炎刘”。


访问 Wikipedia.org... 网页


本文章的材料选自维基百科(R), 并有 GNU 免费文件许